服務熱線
1337-8662-865
「游戲版號獨家代理」和「游戲版號聯合運營」都是國內主流的游戲發行模式,雖是不同模式,但同屬「網絡服務合同」的性質,讓兩種模式下的合同有著相似的合同風險。本文從解除權、禁止違法條款、下架停運緩沖期限、管轄這4各方面入手,盤點了獨代/聯運合同中需要審查的風險點。
游戲界里,研發商和發行商之間是緊密的共生關系。
就像蛋炒飯里的蛋和飯,少了誰都不行。
發行商,拿著研發方的授權,通過獨家代理或聯合運營的方式把游戲推向市場的一方,是游戲變現的主力軍。
獨代,指由發行方取得獨家代理授權,在一定區域和時限內全權負責推廣和運營。取得獨家代理通常需要先支付一筆保證金(也稱版權金),在運營發行過程的收益中抵扣。
聯運,指多個發行方同時獲得非獨家授權,聯合推廣運營游戲。這是大部分有用戶資源的平臺商選擇的方式。聯運中,運營可能被拆分成部分,發行商各司其職。
對于專注游戲本身的研發商來說,投入巨大研發成本,經過長周期的醞釀后,*希望的無非是一款新游能夠上線吸金時,能找到給力的發行方代理游戲,收益*大化的變現、回本、盆滿缽溢。
而中小研發商的資金運轉壓力較大,在面對吹的天花亂墜的發行方時,心火一急,貪念一起,往往簽起合同就少了幾分心眼。
當簽約后發現踩入了坑,每個月公司資金都在硬虧幾十上百萬時,才不可置信的看到高昂的解約代價及維權成本。
一、游戲版號獨代/游戲版號聯運合同的法律本質是什么?
無論是獨代和聯運,本質上都屬于網絡服務合同。
網絡服務是什么?
看不見,摸不著。事先吹的花里胡哨,仿佛投錢坐等就能實現財富自由。比較常見的有線上招商引資、網絡推廣等。別說普通人群,就連律師這類高素質法律人群也常常被網絡服務合同所坑(具體哪些平臺大家心照)。
實踐中,此類合同中往往僅約定乙方會提供某種服務,但絕不量化或承諾服務的結果。這就導致了(乙方)收錢不做事,(甲方)花錢打水漂的情形屢屢發生。*令人氣憤的是,當甲方質疑乙方的服務出現問題或乙方違約或要求與乙方解除合同時,乙方一定會說:
“親!我們已經盡到了合同中約定的義務,是否是您本身有問題呢!”
二、勝訴率為何這么讓人心疼?
(2017年~2019年的“網絡服務合同糾紛”中,2116份裁判文書中,全部或部分支持訴訟請求的僅有19.66%)
通常來說,網絡服務的提供商屬于典型的賣方市場,提供霸王條款,輔以大量推廣銷售人員、強大的話術培訓,走量不走質。而推廣人員只負責簽約,督促膚淺。一旦客戶付款完畢,提起褲子就跑。
基本上不存在散客買家能夠有“條款修改權”。這也是為何網絡服務合同糾紛的勝訴率如此低的原因之一。
三、研發商有沒有反擊的底氣?
游戲市場有些許不同。
研發商與發行商間,有足夠的議價空間、談判籌碼。版號限制雖慢慢松綁,但在龐大的游戲市場體量下,且不說版號買賣的法律風險,版號仍屬物以稀為貴。但凡新游出山,發行商們無不爭先恐后。
因此,無論是獨代或是聯運的合同,都有修改調整的機會。
可以說,目前市面上簽訂的獨代/聯運合同的坑一抓一大把,可修正空間較大。(部分原因在于發行商的門檻較低,實力和規范性參差不齊)
除了知識產權約定、授權約定、保密協定、利潤分成、服務提供、違約責任等基本條款的細致審查外,至少有四個大坑需要盤好。